配电技术
1、潘集电厂二期2x660MW燃煤机组工程3号机组投运
6月17日上午10时18分,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电力集团潘集电厂二期2x660MW燃煤机组工程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投产发电,将在迎峰度夏期间顶“峰”出力,对改善区域电力能源结构,保障长三角电力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政策鼓励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坑口原址扩建工程,潘集电厂二期项目是纳入国家长三角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全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淮南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国家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与一期工程形成联动,在保障能源供给,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2、华电惠州东江燃机热电项目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2025年6月16日16时18分,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广东华电惠州东江燃机热电项目1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各项指标良好,正式投产发电。
广东华电惠州东江燃机热电项目建设总容量2×535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机组,首次采用国内自主制造的M701F5型9F级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率高达85%,能够实现一次能源的全方位梯级利用,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达75.88%。项目投产后能够为惠州市仲恺高新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提供工业蒸汽及冷水,对促进惠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惠州公司正在稳步加快推进2号机组整套启动工作,力争6月底顺利实现两台机组“双投”,为华电在粤高质量发展及大湾区能源保供贡献力量。
3、川投能源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6月17日10时34分,川投能源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继去年12月首台机组提前一年投产发电、今年1月2号机组顺利投产后,三台机组将共同发力,为今年防洪度汛、迎峰度夏和电力保供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银江水电站处于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营并行期,全体建设者坚持“拼字当头、干字为要”,强化“过半”意识,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截至目前,4号机组机电设备安装正在有序推进, 5号机组管形座二期混凝土浇筑完成,6号机组管形座二期混凝土计划7月下旬浇筑完成,向着年内实现全面投产目标冲刺。
4、福建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6月16日,福建省首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华电福建古田溪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及尾水系统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该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项目,也是福建省2025年重点项目。项目采用混合式开发模式,创新利用已有70几年历史的华电福建古田溪水电厂一级、二级水库为上、下库,在保留原有常规水电站功能的基础上叠加抽水蓄能功能,在福建省内开创了老水电站绿色升级的新模式。项目规划装机容量250兆瓦,安装两台125兆瓦立轴单级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2.5亿千瓦时,年平均抽水电量3.3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量7.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7万吨。
新能源
1、该省海上风电开发,“五大”发电被赶超
随着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4台风电机组陆续成功并网,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全省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跃升至1198万千瓦,稳居全国首位。按照规划,到2025年,广东省海上风电投产规模预计将达到1500万千瓦,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广东省已有27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累计装机容量达11513MW,这些项目广泛分布于广东省沿海的7个地级市,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在广东省已并网的25个海上风电项目中,区域发展特点鲜明。粤西地区(阳江、湛江、珠海)表现尤为突出,占据了项目总数的7成,共计18个项目已实现并网,装机容量高达7005MW;粤东地区(惠州、揭阳、汕头、汕尾)则有9个项目完成全容量并网,装机容量为4507.5MW。
2、湖南150MW风电项目获核准,投资超9亿元
6月16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核准会同罗皮冲风电场、会同蒲稳风电场项目的批复》。
根据批复,会同罗皮冲风电场建设地点为怀化市会同县,装机容量50MW,总投资3.0699亿元;会同蒲稳风电场建设地点为怀化市会同县,装机容量100MW,总投资6.0897亿元。项目单位均为会同凌旭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3、截至今年5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达5209.2万千瓦,同比增长70.6%。其中,风电装机2229.5万千瓦,同比增长62%;光伏装机2720.8万千瓦,同比增长91.3%。
“十四五”以来,广西持续深化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发展迅速,装机规模年均增速达40.9%。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4201.1万千瓦,成为广西装机第一大电源。今年以来,广西新能源并网投产持续加快,仅5月单月,新能源并网规模就达到567.8万千瓦,同比增长567.8%,单月并网规模创历史新高。
电力市场
今年以来,与电力相关的展会、峰会、研讨会大大小小不下百余场,大家除了热议《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对市场带来的颠覆式影响,最有热度的是西班牙大停电对市场影响的诸多思考。毕竟,这是人类历史上高新能源比例场景下,一次措手不及的大停电。
西班牙大停电对电力市场和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VPP)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从表面上看,西班牙这次面临的高温危机和联络线容量的紧缺,在发生不可预计的系统故障的情况下,没有守住电压和频率这两个“生命线”,造成了几千万负荷的丢失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停电。但实际上,真正的事故原因分析指向了电力系统的“技术理性”的误区——一种基于效率优先、简化模型的技术理性,正在将复杂的电力网络推向脆弱的边缘。
6月17日,浙江省绍兴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发布2024年滨海新区绿证消纳拟兑现奖补公示,涉及13家企业,合计452498张绿证,核定奖补1176832元。
公示期限为7天(2025年6月16日-2025年6月22日)。
3、浙江义乌:2024年市企业自愿购买绿证总量约79.5万个 绿电总量约7.95亿度
6月17日,浙江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对义乌市十四届政协四次会议2025132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提到,义乌深化交易机制,持续拓展绿色电力市场,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积极购买绿色电能,据统计2024年我市企业自愿购买绿证总量约79.5万个,绿电总量约7.95亿度,相当于节省22.7万吨标准煤。“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凭证”简称“绿证”,能直接显示购买方的单位名称、购买绿证数量,以及生产方的项目名称、代码、类型、所在地地址和绿证交易时间和交易平台等信息,扫描绿证二维码可查询绿证交易更加详细的信息。为提高企业购买绿证的积极性,今年正谋划划出台绿色电力交易激励政策,鼓励更多企业积极购买绿证。
4、2021年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绿电3794亿千瓦时
绿证,是国家给每1000度绿电颁发的“电子身份证”,它记录了每一度电的“出生地”和“绿色基因”,让看不见的绿色电力变得可追溯、可验证。这一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正在重塑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链路,打通了绿色电力生产、交易和消费的全环节。
绿电绿证市场,为电力用户使用清洁低碳能源、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促进绿色资源优化配置、全面反映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环境价值发挥了核心作用。2021年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绿电3794亿千瓦时,交易绿证2.49亿个(折合电量2490亿千瓦时)。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特别声明:五点半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798519307@qq.com)。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pdzx2025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