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技术
1、陇电入鲁特高压工程投运首月送电7亿千瓦时
截至6月8日,陇电入鲁工程投运首月累计送电7亿千瓦时,其中配套电源送电6.81亿千瓦时,市场化送电0.19亿千瓦时。
陇电入鲁工程是我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通道,于5月8日正式投运。这条“绿电高速公路”全长915千米,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可满足山东省1000万家庭年用电需求,为推动甘肃电力外送、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2、宁夏天都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第三阶段启动投运工作完成
6月12日16时23分,随着“天都山66千伏站用变投切试验”操作结束,750千伏都黄I线、都白I线,天都山变750千伏设备,2号、3号主变,66千伏设备正式进入24小时试运行。标志着该工程最为核心的第三阶段启动投运工作圆满完成,为“宁湘外送”能源大动脉再添强劲动力。
宁夏天都山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总投资超12亿。建设规模包括新建天都山750千伏变电站,安装2组21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750千伏出线共6回,分别至黄河2回、白银2回、沙坡头2回。330千伏出线10回,主要满足周边新能源集中汇集送出需要。其中,天都山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是公司首个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物、相变储热保温材料、屋顶光伏、站内充电桩等智慧节能技术于一体的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3、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冶换流站进入收尾阶段
近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大冶换流站进入收尾阶段,该换流站工程计划6月500千伏交流系统投产送电,8月低端直流系统投产送电,12月工程整体投运。大冶±800千伏换流站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工程投资52.6亿元,是湖北省首条“川电入鄂”特高压清洁能源通道的终点。
据悉,该特高压工程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特高压直流多端级联新技术,直流线路全长1901公里,途经西藏、四川、重庆、湖北4省份。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中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电量。
4、“甘电入浙”特高压工程浙江段完成首牵架线
6月14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首档架线施工顺利完成。
工程起于甘肃武威,止于浙江绍兴,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浙江六个省份,全长2370公里,输电容量800万千瓦,是一项全容量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也是推动中国东西部能源协作与绿色转型的关键项目。此次完成的浙江段首牵架线段施工区间为N5555号至N5560号,放线长度为2.663公里。本架线段跨越500千伏舜明5846线,施工单位利用该线路停电检修窗口期展开作业,在迎峰度夏启动前完成交叉跨越的关键工序。
新能源
1、寰泰能源哈萨克斯坦100MW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6月13日,哈萨克斯坦项目现场传来好消息:由寰泰能源投资建设的Mezgilder 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该州首个风力发电项目正式投运。
项目采用“100%中国制造、100%哈国施工”的“共建”模式,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去”。项目共安装16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哈萨克斯坦境内投运的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机组。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极端,全年施工有效期仅6个月;寰泰能源凭借在哈萨克斯坦多年积累的新能源项目执行经验和本地化资源,高效推进工程建设。
2、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首个百万千瓦级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
近日,随着最后一台风电机组并网运行,苏尼特右旗首个百万千瓦级风力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苏尼特右旗在绿色能源转型,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并网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29.9亿千瓦时。这些绿色电量可以通过蒙西电网顺利输送到华北电网,送到全国各地。而这些电量相当于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约90万吨。真真切切做到了节约资源,清洁、安全、高效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西苏100万千瓦风储项目是自治区级重点工程,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建100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2座220千伏升压站及配套工程。项目采用目前陆上单台容量最大的10MW风机。
3、装机占比39.5%!新能源成为贵州第一大电源
6月9日,贵州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大关,达到3158万千瓦,占贵州全省总装机的39.5%,超过火电成为统调第一大装机电源。新能源已成为贵州电网电源结构的重要支撑,“两型建设”进入加速期,为西电东送和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上半年,贵州迎来新能源并网高峰,仅5月并网装机容量就超600万千瓦,创下单月最高历史纪录。面对新能源并网潮,贵州电网公司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项目安全高效有序并网。加大工作协调力度,深入多家新能源企业开展调研,动态调整并网计划,组织并网调度协调会,推动网安审批、业务开通、停电接入、并网启动等关键节点。加强并网调度服务,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专业审批、统一平台对外发布”工作模式,组建新能源并网柔性团队,举办两期并网业务培训班,显著提升了并网服务效率,推进新能源“应并尽并,能并早并”。严把新能源并网关口,通过新能源并网系统强化并网接入过程管控。
4、苏州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公布
6月9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苏州市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可开放容量的通知。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苏州地区10(20、6)千伏公用配电线路共有8682 条,发生倒送的有1218条,占比14.03%。其中,最大倒送负载率小于80%的共有1216条,占比99.84%;最大倒送负载率大于等于80%的共有2条,占比0.16%。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苏州市公司10(20)千伏公用配变共有88483台,发生倒送的有5746台,占比6.49%。其中,公用配变电源容量具备可开放条件的共有88478台,占比99.99%;公用配变电源容量受限的共有5台,占比00.01%。
电力市场
6月11日,华能华北能销公司与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场馆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完成绿证交易400张,折合绿电40万千瓦时,助力达沃斯实现100%绿电和低碳办会目标。
此次交易是国际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组织(RE100)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后,华能绿证交易的一次重要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华能绿证的影响力,为推动绿证国际化及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
2、同比增长210.16%!贵州2025年1-5月绿电结算电量33.58亿千瓦时
一边是持续增长的绿电供给,一边是不断扩大的绿电采购市场。自《贵州省电力市场主体注册管理办法》重新修订印以来,新能源发电企业入市周期由15天缩短至3天,同时通过搭建绿电信息沟通平台,定期收集绿电生产与消费需求,再由统一电力交易平台向市场发布,有效畅通了购售双向渠道。
数据显示,今年1—5月,贵州省绿电签约电量达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2%;绿电结算电量33.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0.16%。贵州绿电交易市场的不断规范与便捷,为越来越多扎根贵州的民营出口企业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引擎”。
2025年,江苏、广东、山东、蒙西等电力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电价跌破预期,触底态势明显。由于煤价回落,火电成本降低,企业为保份额竞相压价;新能源大量涌入,凭借低成本与政策优势冲击市场;更多省份进入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长周期结算运行),用户侧现货低价时段购电等多因素共同推动电价持续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仍处于136号文下机制电价、机制电量政策的过渡时期,尚未全面迈入完全市场化阶段,市场主体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交易策略。
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近日配合协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成功组织2025年6月蒙西、甘肃等地面向广东(跨经营区)的绿电交易。
6月13日,蒙西电网绿电开始送往广东电网。这标志着,蒙西电网绿电首次实现外送南方电网。此次交易,蒙西电网充分利用特定时段富余输电容量,通过集中撮合交易模式,向广东送出蒙西地区6月13日至30日12:00-18:00之间新能源大发时段绿色电力,正式成交电量1078.1万千瓦时。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特别声明:五点半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798519307@qq.com)。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pdzx2025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