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技术
1、“黑煤”变“绿电”!潘集电厂二期4号机组投产
7月28日,中国能建华东院设计建筑集团承建的潘集电厂二期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4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
潘集电厂二期项目建设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脱硫废水零排技术以及高效除尘、宽负荷脱硝、烟气余热利用等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排放控制低于天然气发电标准,有效助力“双碳”目标。
2、深圳宝安110千伏公园输变电工程投运
7月27日,深圳宝安110千伏公园输变电工程投运,这是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近期紧密投运的第三项重点工程。此前,龙岗220千伏灵芝变电站扩建工程、深汕500千伏征程变电站扩建工程也相继投产,共计新增变电容量42.9万千伏安。据介绍,该站新增变电容量18.9万千伏安,配备2回110千伏出线、48回10千伏出线,以及3组5兆乏的无功补偿装置。
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500千伏征程变电站也完成了扩容升级,作为南方电网重点工程,它也是深圳电网近年来工程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改扩建项目,需要一次性扩建8组断路器及5个出线间隔。该扩建工程属于500千伏粤东送深第二通道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据测算,500千伏粤东送深第二通道建成后,可新增供电能力超200万千瓦。
3、2025年1-6月份吉林省能源运行情况: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8.28亿千瓦时
6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7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9%。全省全口径发电量87.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全省原油产量34.25万吨,同比增长1.11%;原油加工量81.50万吨,同比增长2.43%。天然气产量1.49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5%;天然气消费量2.8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9%;原煤产量57.36万吨,同比下降20.82%。
1-6月份,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8%。全省全口径发电量56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6%。原油产量210.60万吨,同比下降2.86%;原油加工量484.16万吨,同比增长2.26%。省内自产天然气9.11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2%;域外管输天然气10.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3%。天然气消费量19.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8%。原煤产量336.25万吨,同比下降20.72%。
4、深化柔性直流技术应用 助力“沙戈荒”绿电外送
在此背景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模化开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规模化应用于直流工程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由于各基地的资源特性、配套电源结构、近区系统条件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选择科学合理的外送直流工程技术路线对保障清洁电力安全高效外送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实现广泛应用,如舟山、厦门、鲁西、渝鄂、张北、如东等柔直工程,以及昆柳龙、建苏等受端采用柔直技术的混合直流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日前在浙江启动,该工程是全球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
新能源
1、中国能建黑龙江北林300MW风电项目获批
7月25日,中国能建黑龙江公司申报的绥化市北林区300MW风电项目建设指标顺利取得黑龙江省发改委批复。
该项目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计划安装42台单机容量为7150kW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0MW,同时配套30MW/60MWh的储能装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7.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3万吨、二氧化硫约0.46万吨、氮氧化物约0.69万吨。
2、亚洲首个跨境输电新能源项目首批机组投运
近日,由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亚洲首个跨境输电新能源项目——老挝孟松600兆瓦山地风电项目,首批300兆瓦装机顺利实现商业运行,为老挝能源转型和跨区域绿色电力供应注入强劲动力。
孟松600兆瓦山地风电项目位于老挝南部色贡省及阿速坡省,是老挝首个、东南亚单体最大风电项目,也是亚洲首个跨境输电新能源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600兆瓦,包括133台单机容量4.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升压站及500千伏送出线路等,年发电量约17.2亿千瓦时。
3、1.9GW!越南将建设中亚最大光伏项目
2025年7月28日,吉尔吉斯斯坦内阁与越南能源企业Rox Energy Global及RECA LLC签署协议,将在东北部伊塞克湖州Kyzyl-Oruk村建设总装机容量达1.9吉瓦(GW)的太阳能电站。这一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计划于2027年完工,预计每年可满足该国20%的电力需求,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
据悉,吉尔吉斯斯坦长期依赖水电(占比超80%),但冬季融雪减少导致电力供应缺口高达30%。但是伊塞克湖州年均日照达3000小时,是中亚太阳能资源最富集区域之一。
4、一周风电项目汇总(7.21-7.25)
国能河北200MW风电项目二标段正式开工;3045元/kW!新疆300MW风电项目EPC中标候选公示;甘肃民勤1GW风电大基地项目获核准;1.9GW海上风电项目!合作签约;宁湘直流配套固原10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国能585.4MW风机采购公示!东方风电预中标;华电白毛坪二期风电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吊装;2.59GW!31个风电项目获核准备案;广西南宁650MW风电项目获核准;金风、远景预中标!大唐305MW风机采购开标;79亿、36台14MW!这家公司投建海上风电项目;50台10MW!中国电建拟中标500MW风电项目EPC;三峡上海院中标!
电力市场
7月25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公示2025年第十一批(总第十九批)受理注册虚拟电厂相关信息,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对山东虹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虚拟电厂注册信息进行了完整性校验,现予以公示。
山东虹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含机组类型#2R机,可调节能力61.17兆瓦,连续调节时间1小时;山东菏投润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含机组类型#2R机,可调节能力7.4兆瓦,连续调节时间1小时。名单如下:
2、融合交易 绿电优配 ——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贡献“甘肃智慧”
7月21日,笔者从甘肃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今年1~6月,甘肃电力外送电量达到331.5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8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6%。
近年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夯实电力市场建设基础,推动市场机制创新突破,提升交易机构规范运作水平,以电力市场全力支撑保供应、促转型,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贡献“甘肃智慧”。
3、新疆:7月31日月内滚动撮合合同交易各时段电价约束为40元/兆瓦时-650元/兆瓦时
7月28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调整2025年7月31日月内滚动撮合合同交易事项,根据新疆调度控制中心发布的通知,2025年7月31日开展新疆电力现货市场实际结算试运行。
为做好与现货市场实际结算试运行衔接,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工作指引3.0版》规则,2025年7月29日组织的2025年7月31日-7月31日月内滚动撮合合同交易,各时段电价约束变更为40元/兆瓦时-650元/兆瓦时。
4、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连续送电32年 累计输送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
截至7月22日,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连续送电32年,累计输送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达到30006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等清洁能源约占80%,累计减少燃煤消耗约6.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4亿吨。为促进南方五省区清洁能源消纳,保障电力稳定供应,服务“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迎峰度夏以来,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超过1/3的直流输电通道保持全天满负荷送电,单日送电量最高超过10.6亿千瓦时,可以满足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居民一天用电量,西电送广东和广西最大电力约占两省区最大负荷25%,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自今年3月首次实现广西绿电送上海以来,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通道累计输送跨经营区电力互济电量超3.6亿千瓦时,有力支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快建设。
5、内蒙古绿电跨区外送: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注入 “风光” 动能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电网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量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新能源发电量居全国省级电网中第二位,发电量占比35.6%,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800千伏昭沂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配套新能源累计上网电量76.63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119%,让草原风光穿越1200千米,直达山东负荷中心。
在全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加速落地的背景下,内蒙古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在绿电交易领域收获颇丰。5月,内蒙古促成了首笔蒙西送华北绿电交易。6月5日,由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配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共同完成了2025年6月蒙西、甘肃等省份向广东输送跨经营区绿电交易工作,借助午间富余的输电容量,将1078万千瓦时绿电输送至南方电网,满足广东经济强省对绿色用能的需求。7月3日,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正式促成7月蒙西送华北绿电交易,成交绿电电量890万千瓦时,外送华北绿电电量成功突破1亿千瓦时,进一步推动了绿电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特别声明:五点半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798519307@qq.com)。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pdzx2025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