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技术
1、安徽省“十四五”首个核准火电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2025年8月21日15时38分,国家能源集团安徽池州电厂二期扩建项目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安徽省“十四五”首个核准火电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3号机组首次点火以来,先后完成轴封系统投运、机组首次冲转、首次并网、发电机短路试验、空载试验、零起升压及假并试验等各项调试任务后,于8月14日15时38分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
2、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1号机顺利并网
2025年08月20日00时48分,青海省投3×660MW火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整体运行状态良好,各项参数稳定正常。
青海省投3×660MW“上大压小”火电机组项目是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不仅是当前青海省容量最大、设计性能指标最优的火电机组,更是省内首座高海拔智慧型火力发电厂。
3、三峡集团首个“零碳+智慧”坝区来了
近日,在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坝区,首批225.09千瓦屋顶光伏设备投产发电,截至目前单日最大发电量超1500千瓦时。与此同时,在营区绿化带中,智慧灌溉系统正在精准滋润着一方花草树木。在长江干流六座梯级电站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之上,零碳智慧坝区正在乌东德水电站加快建设。
乌东德水电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工建设并建成投产的首个千万千瓦级水电站。它位于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地处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和川滇干热河谷土壤保持重要区。在国家推进“双碳”战略的背景下,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电力乌东德电厂积极探索绿色能源、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零碳智慧坝区建设的先行者。
4、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全社会用电量623.9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02%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23.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2%。其中,工业用电量345.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
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18.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9%。第二产业用电量348.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三产业用电量14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3%。城乡居民用电量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4%。
从全国看,黑龙江省用电量增速排名全国第11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54个百分点。
5、“宁电入湘”工程全面建成 可为湖南增加约六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8月20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至此,“宁电入湘”“宁电入鲁”“宁电入浙”三条电力外送大通道全部实现投运。
据悉,“宁电入湘”工程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为湖南增加约六分之一的电力供应。
新能源
1、内蒙古自治区1-7月份发电量4807.4亿千瓦时
8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能源产业保持较好增势。
1-7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制造业增长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1%。新能源产业增势较好,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8.7%。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7%。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7.4亿吨;发电量4807.4亿千瓦时,其中风力发电1173.1亿千瓦时,增长28.3%;风力发电机组269.0万千瓦,增长106.6%。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86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17.6亿元。
2、国家电投辽宁300MW风电项目全部风机基础浇筑完成
8月16日,随着F23号风机基础浇筑作业圆满完成,国家电投集团东北公司阜新发电公司彰武五峰300兆瓦风电项目60台风机基础全部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取得关键性突破,正式转入风机吊装和设备安装阶段。
此项目是国家电投集团“火电+新能源+供热”融合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安装60台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其中15台为轮毂高度110米钢塔,45台为轮毂高度140米混塔。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可提供9.31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年节约标煤28.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49万吨。
3、注资1050万元!华能新成立一海上风电公司
近日,华粤(钦州)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成立。
据悉,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50万元,由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经营范围包含: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
电力市场
1、国家电网“超大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大师”精准调控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AI+光明大模型’打造超大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大师”项目荣获大会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是能源行业唯一获奖项目。该项目依托光明电力大模型和智能预测、交易、调控、结算四大智能体应用,全面赋能电力能源调节各环节,并在上海这座名副其实的超大城市落地应用。
当天,在“超大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大师”的精准调控下,上海电网成功实施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实测最大响应负荷达到116.27万千瓦,创下上海虚拟电厂实测调用新纪录,而2024年的这个数值为70.43万千瓦。
8月1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组织完成2025年9-10月内蒙古送京津多月绿电交易,内蒙古电网与北京、天津53家用户和售电公司达成绿电交易电量2.7亿千瓦时。
此次交易首次将交易周期延伸至两月,打破了传统月度、月内交易周期限制,填补了内蒙古电网跨省区绿电长周期交易机制的空白,既稳定保障受端地区绿电供应,又便于内蒙古电网根据受端地区消费需求灵活开展交易,有效拓展了绿电市场空间。
3、2025年7月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共计165515家
截至2025年7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65515家,其中发电企业2254家,售电公司259家,分布式聚合商35家,独立储能企业55家,虚拟电厂26家,电力用户162886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62845家)。
8月18日,浙江宁波北仑虚拟电厂向资源池企业发出邀约,邀请企业参与8月20日19时至21时调峰5.78万千瓦的市场化响应。这是北仑虚拟电厂今夏以来第六次开展市场化响应。
8月8日以来,北仑虚拟电厂在晚间用电高峰期(19时至21时)组织参与市场化响应,以日均超过6万千瓦的响应能力,成为北仑电网迎峰度夏期间重要的调节手段。
北仑虚拟电厂由浙电(宁波北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于2024年6月上线,日前获评浙江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A+级虚拟电厂评级。该虚拟电厂资源池里聚合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站及可调工业负荷等多种资源,共有62家大中小企业,日前可调能力达15.7万千瓦,日内小时级可调能力为4.2万千瓦。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特别声明:五点半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798519307@qq.com)。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pdzx2025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