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技术
1、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兆瓦)1号机组进入整套启动阶段
5月20日,贵州金元在织金清洁能源公司现场组织召开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兆瓦)1号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首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有关议程和事项,同意1号机组织进入整套启动试运行。
作为贵州省首批“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织金项目投产后将成为西南地区高效清洁智慧电厂标杆,预计年发电量超60亿千瓦时,显著优化区域电源结构,为贵州能源保供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强劲支撑。
2、中国能建签约海外1262MW燃气电站工程项目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国际公司牵头,与西北院、安徽电建二公司组成联营体,签约阿尔及利亚杰勒法1262兆瓦燃气电站工程项目。
该项目位于阿尔及利亚杰勒法省,工程范围包括工程设计、部分设备采购、安装、试运行等。项目投产后,将满足区域内居民和企业用电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宁夏电力12台机组在中电联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再创佳绩
5月1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2024年度电力行业火电机组能效水平对标结果”,宁夏电力12台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获奖,获奖机组台数再创新高。
发电机组能效对标竞赛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火电行业对标评比活动,通过严格的评审程序对机组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技术监督和环保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竞赛结果得到全国电力行业高度认可,获奖机组代表了电力行业最高水平。本次评选中,所属灵武公司4号机组、中卫热电1号机组获5A优胜机组;灵武公司3号机组、鸳鸯湖公司4号机组、平罗公司1、2号机组获4A优胜机组;宁东公司2号机组、大坝公司2号机组、灵武公司1、2号机组获3A优胜机组;鸳鸯湖公司4号机组获行业1000MW空冷最优供电煤耗机组,大坝公司8号机组荣获行业600MW厂用电率最优机组。
4、金山热电厂2×1000兆瓦煤电联营扩建项目配套送出工程投运
5月17日,在华北网调的大力支持和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承建的500千伏齐默双回线路正式投运。该工程是蒙能集团金山热电厂2×1000兆瓦煤电联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金山电厂三期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标志着蒙西电网东部地区电力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清洁能源消纳注入强劲动能。
金山电厂三期项目是自治区“煤电联营”示范工程,可实现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增加供热面积5000万平方米。齐默双回线路的投运,不仅满足其电力外送需求,更通过增强电网调峰能力,显著提升了呼和浩特、包头等东部负荷中心的供电可靠性,为地区数据中心集群、新材料产业园区等重点项目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5、重庆市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用地正式获批
近日,重庆市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迎来重大节点,项目建设用地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批复,较年度计划提前3个月完成用地报批,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
后续三峡建工重庆奉节抽水蓄能项目部将严格落实用地批复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完成土地划拨手续办理等工作,全力做好用地要素保障,为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新能源
1、国能信控自研SPHM新能源可持续智能预警系统成功落地应用
5月12日,国能信控公司自主研发的星空·智数SPHM新能源可持续智能预警系统在山西晋能控股集团项目成功落地应用,并稳定运行超120天,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智能化运维与预测性管理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下的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
2、福建东福长乐外海I区(北)海上风电项目签约
5月18日,2025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启动仪式暨“万商云集有福之州”全球招商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大会共签约82个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现场集中签约40项,其中包括长乐外海I区(北)海上风电场项目。
据了解,长乐外海I区(北)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长乐东犬岛东侧海域,项目建设容量不超过314兆瓦,建设内容包括19台海上风电机组(含1台试验型26兆瓦机组)、海缆敷设、施工辅助工程等。项目与长乐海域其他海上风电项目〔包括长乐外海D、E区,长乐外海I区(南),长乐外海J区,长乐外海K区等〕实施集中统一送出,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及本项目配套的储能项目另行报批。
3、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逾89万千瓦
5月20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颖20日在北京表示,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
李颖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推动建设了一批交能融合项目,持续完善交通运输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1万个,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6%,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电力市场
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随着区内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能力的持续攀升,蒙西电网电力供应日益充裕,电力市场化改革成效进一步凸显,现货市场价格明显降低,为广大用电企业带来电力供需相对宽松的价格信号。
今年1月至4月,蒙西电网新能源供给持续增加,现货市场中新能源日均出清电量达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尤其4月份,新能源日均出清电量达到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5.4%,创历史新高,新能源发电能力显著增强,占总出清电量的比例达到46%。
与此同时,新能源凭借较低的发电边际成本,促使蒙西电力现货市场价格降低,现货市场出清均价由1月份的0.344元/千瓦时逐月降低至4月份的0.153元/千瓦时,降幅达到56%,现货市场价格充分反映了供需关系,释放了电力供需相对宽松的价格信号。新能源的出力波动性也充分反映到价格信号上,4月份现货市场日出清最高价1.5元/千瓦时,最低价-0.004元/千瓦时,日最大价差达到1.5元/千瓦时,有效激发储能等电力系统调节资源的积极性,为新型主体生存发展创造了空间。
近年来,新疆、重庆两地进一步深化电力合作,自2017年开启“疆电入渝”合作以来,每年签署政府间购电协议,推动纳入国家跨省跨区优先发电计划。
截至目前,“疆电入渝”累计达99.3亿千瓦时,高峰期入渝电力约占全市增购电的15%,“疆电”已成为重庆增购电最稳定的来源。
随着“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及配套电源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预计今年6月,该工程将逐步建成投运,全面开启两地电力合作新篇章。预计2025年“疆电入渝”规模将超过80亿千瓦时、2026年超过360亿千瓦时。
云南能源监管办锚定南方区域现货市场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工作目标,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监管,推动云南深度融入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
完善规则方案,夯实市场根基。紧密结合云南电力市场运行实际,完善省内市场规则体系,强化宣贯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全方位保障结算试运行顺利推进。稳步扩大主体,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引导新能源发电主体通过报量报价形式参与区域现货市场,逐步扩大试点新能源范围,有序推动储能等新型主体参与优化出清,进一步丰富市场交易品种,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持续跟踪问效,强化市场监管。密切关注交易组织、市场出清、交易执行等关键环节,持续跟踪市场运行情况,督促市场运营机构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市场风险,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截至5月16日,依托全国大电网统一调控和大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国网西北、西南分部的支持下,西藏年内绿电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
近年来,西藏新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占比超过50%。年初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按照“省内为主、省间为辅”原则积极组织绿电交易,全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省内交易方面,该公司摸排本地绿电需求,适时扩大绿电交易规模,结合电网消纳空间组织4笔绿电双边交易,助力14家发电主体增发新能源电量0.79亿千瓦时,参与电力用户共33家。省间交易方面,该公司组织向北京、江苏、安徽外送绿电集中竞价交易3笔,成交电量0.27亿千瓦时,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06万吨,为西藏创造经济效益600万元。
5、安徽:已接入虚拟电厂重点项目13个 可调节容量约60万千瓦
5月15日下午,安徽省虚拟电厂重点项目座谈会在合肥召开。省能源局电调处、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省电力公司调控中心、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省电力交易中心、省内第一批虚拟电厂重点项目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安徽省虚拟电厂建设发展成果。近年来,安徽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原则,出台《安徽省虚拟电厂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一批项目等“三个一”重点任务;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打造省级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集成资源接入、能力校核、交易支撑等功能,实现全流程监测调控。截至今年5月,全省已接入虚拟电厂重点项目13个,可调节容量约60万千瓦,涵盖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可调节负荷、用户侧储能、充换电设施等各类资源。目前,9个虚拟电厂重点项目已参与需求响应、绿电交易及长三角电力互济,探索出多元化的商业运营模式。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特别声明:五点半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2551466127@qq.com)。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pdzx2025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