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技术
1、华能正宁电厂2×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全容量投入商运
4月30日,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考核。试运期间各项性能、环保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至此,项目两台机组实现全容量投入商业运营。
华能正宁电厂2台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是华能陇东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陇电入鲁”工程配套调峰电源,百万空冷机组深度调峰能力达到额定负荷的23%,优于国家新一代煤电新建机组调峰能力(额定负荷的25%),投产后将充分发挥灵活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助力“陇电入鲁”特高压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华能首次实现自主研制的燃机叶片高负荷连续运行
近日,中国华能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截至发稿时,该叶片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燃机上,已累计服役运行超200小时,系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支服役运行时长超200小时的F级重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
面对重量、尺寸、冷却空气流量等多重限制下的耦合设计、精密铸造、特种加工等技术难点与工艺挑战,西安热工院牵头国内相关制造、测试机构系统攻克了叶片设计、制造、检测检验等各环节的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叶片的小批量稳定制造。叶片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技术评审和首件批鉴定后,于今年3月在华能南京燃机电厂2号机组完成了安装与起动调试工作。
3、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首台机组转轮吊装
4月25日,我国在建海拔最高双曲拱坝电站、金沙江上游川藏段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华电金上叶巴滩水电站首台机组转轮成功吊装。据悉,叶巴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电站布设4台51万千瓦大机组及2台20万千瓦互为备用的生态流量泄放机组,建成后平均年发电量为102.05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39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7万吨。
4、内蒙古自治区一季度发电量达2127亿度
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发电量达2127亿度、增长4.5%,用电量达1344亿度、增长3.1%。新能源发电量达732亿度、增长40.8%,占总发电量34.4%;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6%,高于国家下达目标值5个点以上,相当于每用3度电里有1度多是绿电。
1、浙江普陀2#海上风电场项目开工
4月24日,普陀2#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舟山市普陀区六横岛东南侧海域,总用海面积约231公顷,拟安装34台12MW风电机组,总装机408MW,建设一座海上升压站及陆上集控中心,通过新建项目配套送出工程(220kV)至宁波北仑区厚墩变消纳,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目前,项目业主正在开展专题编制工作,预计该项目2027年建成并网,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12亿千瓦时。
2、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MW光热工程投运发电
近日,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牵头总承包建设的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全系统投运发电。
项目全系统投运发电标志着我国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据悉,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坐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占地面积约287公顷,作为国际领先的塔式聚光发电技术的示范工程,配置12小时熔盐储能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稳定供电。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可满足18.93万户家庭清洁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3万吨,相当于人工造林18.86万亩生态效益。
3、华润电力&湛江钢铁分散式风电项目开工
4月28日,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
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绿电+高载能”的产业协同,既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可推广方案,也为全国工业园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板,展现了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升级的示范作用。
4、我国首个高风速海域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4月29日,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在福建实现全容量并网。
东山海上光伏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全年风速都较大,最大风速超过48米/秒,这是我国首个建设在如此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
5、中国电建国内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近日,中国电建设计承建的国内规模最大“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内首个生态治理型滩涂光伏示范工程——国华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利用滩涂约4387.5亩。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配套建设升压站、储能设施、制氢加氢站,项目年平均上网电量46293.4万千瓦时,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0.94万吨,相当于新增1.5个西湖景区的森林碳汇,可有效助力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由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设计、中南院总承包建设。
4月27日,作为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单位的宿迁运河港配售电有限公司,正式完成虚拟电厂注册,开启增量配电网转型发展新纪元。通过数智化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及可控负荷,成功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虚拟电厂运营体系,实现传统配电业务与新兴能源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落地注入新动能。
2、2025年4月四川燃煤火电机组“政府授权合约最高可获价差”明确为38.18元/兆瓦时
4月28日,4月月内交易“鸣金收兵”,全月集中交易呈现出“月初高开高走,月中冲高快速回落,月末大幅震荡”的态势,成交均价为401.02元/兆瓦时 。
至此,依据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燃煤火电政府授权合约机制设计,4月燃煤火电机组政府授权合约的最大可获得价差已明确显现,为38.18元/兆瓦时,与3月(40.579元/兆瓦时)相比继续下降。(注:该价差影响燃煤火电4月全部市场化合约)
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袁鸿提到,通过推进煤电容量电价、工商业分时电价、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一季度全省工商业电价同比下降1.2分/千瓦时,市场主体获得感更强。
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近日顺利完成首笔绿色电力送北京交易,成交电量4140万千瓦时,标志着黑龙江省清洁能源正式接入首都绿电供应体系,进一步拓宽了新能源消纳渠道。
为顺利完成绿电送北京交易,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与华北地区对接磋商,通过优化外送时序,实现黑龙江省低谷时段新能源与北京绿电需求的有效匹配,既缓解了省内新能源消纳压力,又为北京提供了稳定的绿电增量。
5、内蒙古:截至2025年3月底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
4月29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市场信息简报。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03月底,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453家,其中发电企业575家,电力用户2758家,售电公司 120 家。发电企业中,火电企业69家,风电企业221家,光伏企业 259家,一体化项目2家,独立储能10家,六类市场化项目 13 家。
6、内蒙古电力集团2025年5月工商业电力客户代理购电价格:335.6元/兆瓦时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25年5月工商业电力客户代理购电价格,价格为:335.6元/兆瓦时。
点击下方标题可跳转至五点半公众号阅读
特别声明:五点半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2551466127@qq.com)。
原创文章,作者:happyt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dianban.com/pdzx20250506.html